海运中的甩柜是什么意思?被甩柜之后该怎么办?

· 快讯

在货代和海运行业中,“甩柜”(也称为“甩箱”或“落柜”)是一个常见但令人头疼的问题,指的是货物已经按时进港、完成报关并装上集装箱,但最终未能按原定船期出运,被船公司临时“甩”下来,推迟到下一班船运输。

---

为什么会发生甩柜?

1.船舶超订(Overbooking)

- 船公司为了确保满载,通常会接受比实际舱位更多的订舱(类似航空公司超售机票),如果实际出货量超出预期,多余柜子就会被甩。

- 旺季高发(如圣诞节前、春节前等出货高峰期)。

2. 港口拥堵或船期延误

- 上一港延误导致船舶靠泊时间缩短,无法装载全部集装箱(常见于欧美热门港口如洛杉矶、鹿特丹)。

3. 优先级问题

- 船公司可能优先保障高价货(如快船、特种柜)、大客户或长期合约客户的货物,低价普货容易被甩。

4. 单证或海关问题

- 报关未及时完成、VGM(集装箱重量)未提交等手续问题,导致错过截关时间。

---

甩柜的典型表现

- 装船清单(Loading List)上没有你的柜号

- 船公司或码头系统显示集装箱状态为 “Rolled” 或 “Shut Out”

- 货代会通知你“柜子被甩了,延到下一水船”(通常延迟1-2周)

---

如何减少甩柜风险?

货代可采取的措施

1. 选择靠谱的船公司

- 优先选准班率高、超订较少的船公司(如MSK、CMA相对稳定,部分小船公司甩柜率高)。

2. 提前订舱 & 确认SO

- 旺季至少提前2-3周订舱,并紧盯船公司发放的**装船确认(Shipping Order)。

3. 加价保舱位

- 支付“保舱费”或选择更高价位的服务(如马士基的“Spot Guaranteed”服务)。

4. 盯紧关键节点

- 确保截关前完成报关、VGM提交、柜子进港(尤其避免“晚到甩柜”)。

货主需配合的事项

- 提前备货,避免因工厂延迟导致赶不上截关。

- 及时提供准确的装箱单、VGM等文件。

- 购买货运保险(甩柜导致的滞港费、仓储费可能需自行承担)。

---

甩柜后的应急处理

1. 立即确认新船期

- 要求货代提供新的ETD(开船日)和ETA(到港日),并通知客户。

2. 检查费用影响

- 滞箱费(Demurrage)、仓储费(Storage)是否增加?部分船公司会豁免因甩柜产生的费用。

3. 文件更新

- 修改提单(BL)、补发AMS/ENS等申报(针对美线/欧线)。

---

行业内幕

- “甩柜优先级”潜规则:

船公司甩柜时,通常会按以下顺序保留货物:

高价货 > 长期合约客户 > 普通现货客户 > 低运价货。

- 货代的无奈:即使货代按时完成所有操作,甩柜仍可能发生,需提前向客户说明风险。

---

甩柜是海运中的系统性风险,无法100%避免,但通过选择稳定船公司、提前规划和紧密跟踪,可大幅降低概率。对货代而言,关键不是承诺“不甩柜”,而是做好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