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18”电商节即将来临之际,黄浦区检察院办理了两起虚假网络购物类诈骗案件,并向法院提起公诉,均获得有罪判决。这不仅是对犯罪分子的有力打击,更是对广大消费者网络购物安全的有力保障。

黄浦检察院供图
2023年9月,小琳玩手机时看到了李某在网络平台上发的一则关于小狗玉石的短视频。视频里小狗玉石栩栩如生、活泼可爱,小琳非常喜欢。于是,她便通过平台添加李某微信,最终以6666元的价格买下小狗玉石。实际上,李某根本没有小狗玉石,他一直拖延发货并拒不退款,小琳最终选择报警。
2024年3月27日,该案移送至黄浦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经查,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李某从其他卖家处获得货源信息,制作短视频在网络平台或朋友圈售卖。买家选中玉石并支付钱款后,李某在无货源或无资金进货的情况下,隐瞒真相,通过编造各种理由、发空包、拦截快递不派送等方式拖延,既不交付物品也不退款。该案被害人众多,检察官全面审查银行流水、聊天记录等客观证据,结合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等,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日前,经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黄浦区法院判决被告人李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无独有偶,在同一个社交平台上网冲浪的乐乐也有相同的受骗经历。乐乐喜欢购买奢侈品大牌,平时十分关注奢侈品信息。2023年12月18日,她通过网络平台关注了博主黄某,黄某自称奢侈品工作室代购人员,她的社交账号内遍布奢侈品分享笔记。乐乐信以为真,私下添加黄某微信,通过微信转账1万余元购买一双香奈儿运动鞋,又转账4万余元购买香奈儿双肩包。实际上,黄某根本没有代购货源,为达以假乱真的目的,她通过二手平台购买了真的品牌鞋盒,又将自己多年前购买的仿品旧鞋邮寄给了乐乐。乐乐收货后,一眼看出假货并且还被穿过,非常愤怒,强烈要求黄某退货退款,黄某都置之不理,最终乐乐选择报警。日前,经黄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黄浦区法院判决黄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
上述两起案例都是犯罪分子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将消费者引流到微信私域的诈骗案件。微信购物属于个人私下交易,不同于一般的网购,具有主体难以确定、证据难以保存、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的缺点。检察官提醒大家,在缺少第三方平台监管的情况下,与人通过私域交易或转账风险极大。如果确实要通过微信私域购物,不妨在付款前与卖家自行约定售后条款,如“7天无理由退换货”、假货赔偿条款、逾期发货违约金等。只要上述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并在聊天记录中能够清晰展现,仍有可能被作为买卖双方的约定予以确认,从而有力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胡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