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里的战斗机是如何炼成的?

· 快讯

在过去的一年中,相信你肯定在大大小小的时尚媒体推送中,被这位“超级网红”的事迹轰炸过。

就算再怎么被block或者不关注外国网红这一块,Chiara的大名也像2015年流行关键词,翻来覆去炒在时尚评论员的嘴边。

当然不是猫爷迟钝,现在才想起来要介绍她。而是我做事较真儿的态度不允许我评论一位公众人物时,就只会列一大堆“0x年她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主页”“1x年她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成为了最赚钱的网红blabla”等,显而易见的结果。

提笔之前看了不少通稿,就连在知乎问其如何赚钱的问题下,也都是在以时间线陈述一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事实。

然而作为一位网红,既然被哈佛收录为商业评论案例,Chiara在大众眼中的活动都已经是一个结果。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和重要的转折点,是赶着热点发稿的编辑们没有深究和道明的。

这么多人,估计只有我真的傻傻花钱,去买了这份《Harvard Business Review:The Blonde Salad》。

Timeline

-2009年10月12日,Chiara个人独立网站theblondesalad.com正式上线

-2011年3月,成立the Blonde salad company

-2012年,受到Burberry邀请合作,开启与大牌合作之路

-2012年,与多个品牌合作推出Chiara设计系列

-2013年春天,成立新公司 Chiara Ferragni Collection,正式打造个人鞋履品牌

-2014年,将the Blonde Salad由个人博客逐渐改造成生活方式线上杂志;同年,被哈佛商业评论收录为经典案例

-2015年1月9日,《Harvard Business Review:The Blonde Salad》公开发售

有点颠簸的开始

一切都开始于Chiara的男友(确切的说,前男友)Pozzoli在芝加哥的那次实习。

当时的社交媒体已经是美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远在地中海的意呆利可不是。在此之前,Chiara也会在一些图片网站如flickr等po出自己的个人街拍,但并未如美国社交达人那般受捧火热。Pozzoli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风向,经过游说Chiara后,两人当即买下了theblondesalad.com的域名,作为Chiara的独立博客使用。

不得不说,Chiara的时尚天赋点是TBS能顺利起航的先决条件之一。她擅长将大牌如Chanel手袋与便宜快时尚完美的穿搭在一起,这种被其自称为“不费力的时髦‘effortlessly chic’”是粉丝最喜闻乐见的。

TBS从Chiara第一天发布消息开始,就有个行为与别的时尚博主很不一样:每天早上九点钟准时更新。

chiara在theblondesalad.com上发布的第一张照片

这个做法现在其实很常见,比如早上十点某app新品上线啦,每个月11号vogue新一期售卖啦。都是为了培养粉丝的习惯。

人往往是健忘的,只有不受支配的思维惯性,才会把人们轻而易举地带回到某种情境种,唤醒当下那个某些人希望你重复的动作——而TBS很早就证明了这一点行之有效,很多粉丝前来评论说,阅读Chiara发的早九点博文已成为了她们一天固定的开始。

一个月后,TBS的每日访问量即高达30000.

把爱好变为职业

影响力上涨,这对初出茅庐的小情侣获得了来自意大利电视台的橄榄枝。高薪、光鲜,估计很多人脑子一热就去了,但是Chiara和Pozzoli给出的答案却是拒绝。

“因为不是真正的时尚啊。”

在大多数人都在追求一个安稳的未来的时候,前路尚不明确的两个年青人居然很有勇气的拒绝掉了这份安稳。

搜寻Chiara街拍时不难发现,早期就已经有很多秀场外的图,看秀Po照,好像这本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尽管现下邀请时尚博主去秀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Chiara身上恰恰相反,在最初的2010年,这些所有的看秀机会及旅行支出,都是由他俩自己掏腰包付的。

花钱买门票,来来回回奔波在各大周之间,这些一点一滴累积的曝光和热度,终于在一年后为她赢来了真正的时装周邀请机会。

在时尚贵圈这种充满了竞争和无数商机的地方,曝光率寸金寸土,在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刷脸不可耻,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以及舍得花代价去争取机会。

那时候真的好青涩。

the blonde salad company成立后,Pozzoli不满足于已经翻了2.4倍的DV(从30000到70000),又做了一件出乎我意料的事。时值2011年,iPhone4s在全球人民满怀期待下诞生,移动互联网还是风口上的baby,甚至很多大公司仍把重心业务放在PC上,而P同学找了一家科技公司,重新打造TBS的移动页面,使之能够更适应移动端小屏幕的阅读方式。

pc与移动端并进,Pozzoli又一次抢先各对手一步,踩在了浪潮的小尾巴尖儿上。

前段时间高调宣布退出网红圈的澳洲少女Essena,她那段著名的退网宣言(不知不觉中,我把花样年华里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社交媒体上,总在渴求别人的赞美、当名人的感觉以及美美的形象。 但社交网络又是不真实的,上面全都是经过修饰的东西。这是一个虚假的体系,网上认可、加好友、视图验证、积攒人气等等,全都是一个自我导演的过程。)想必你也曾瞟过几眼,作为盛产网红的大国,这可给伺机谋动的媒体们打了一针兴奋剂。

但要我说,这妹子单价再高也只是徘徊在网红的初级阶段——这是第一道分水岭——新手对镜头撒谎,而高手在镜头前生活。

即使在与握有高端客户的资源平台合作后,Chiara和Pozzoli也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选择权:他们要求只有符合Chiara风格/生活方式的品牌才能与TBS合作,为此不惜把不少手握大额预算的品牌拒之门外——这是第二道分水岭——聪明的网红懂得择优而栖借势筑势,而初级网红来者不拒,最终变成了“shop window”。

为Burberry拍摄的广告短片《winter Dream》截图

弯路

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Chiara是在尝到与Yamamay(2012)合作系列大卖的甜头后,才开始想到要着手于打造自己的品牌。

然而事实又一次相反,早在11年C和P就已经与意呆利一鞋厂签订了合作协议,对方提供了各种优待条件,比如牛逼的分销商和高大上的终端店铺等等。那又为毛在迟迟两年后Chiara Ferragni Collection才问世呢?

原因只有一个,毕竟年轻。

此前惯与相对来说更讲信誉的老牌合作情侣俩,实打实在老油条手里摔了一道。条件看似优厚,但是硬设备里才出政权,合同开始运作后Chiara就懵了。说好的我的设计我的广告我的阴阳鞋呢?!老师傅们统统一个回答:做不了。

整个合同期内,Chiara的大名就眼睁睁地成为了别人敛财的傀儡。

团队运作

自己选错的路,憋着气也要走完。13年合约一结束,C&P立马绝了老油条的后路,并开始寻求天使投资。

名气再大始终也是无形资产,即便网络世界中横行霸道,一旦落地时没有硬气的物资兜着,也很难玩得转这条规则早就定好的游戏通路。好在Chiara反应得还不晚,前脚结束了合约,后脚就融到了50万欧元(约416万软妹币),顺带还雇了一整个团队专门负责她的财务、公关、行程规划、视觉设计等所有与她high咖形象相关的事务。

融资后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开了大名鼎鼎的Chiara Ferragni Collection啦

这几年观国内互联网格局,猫扑起、西祠落,天涯兴,微博败之,四处涌起的网民精神“托儿所”,从来不缺受人追捧的草根偶像。但成也平台败也平台,一个网红气数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和平台都是拴在一根绳上的,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没那个智商,也或者是沉浸在粉丝簇拥的疯狂中,不愿去注意数据的风吹草动。

如果说TBS红到第七年有过什么坎的话,Instagram绝对算一个。

当某日TBS访问量开始走下坡路时,Pozzoli很快嗅出了异样。“We knew that we could not compete with Instagram,it was a lost war. We needed a strategy shift."(Pozzoli原话,出自《The Blonde Salad》)

彼时的Insta还只是个新兴分享软件,更别说一只脚都踏不进美国主流社交圈。但在他们混饭吃的时尚圈,Instagram却有着难以撼动的天然优势。

树挪死人挪活,在保持TBS正常运作的同时,Chiara成为了Instagram第一批用户之一。2014年,粉丝数达三百万。

重构The Blonde Salad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同样的心情自拍和段子,能同时更新在所有的社交平台。可能你刚刷完这条晚安微博,打开朋友圈又看到了一模一样的信息,仿佛她是你的女神,呵呵睡觉去洗澡。

你烦,精明的Pozzoli更知道粉丝也会烦。同样的内容在TBS和Instagram上都会出现,那我为何不选那个更方便的看呢?

显然到了这个地步,铺的盘已经将二人的精力消耗到了极致。多数由个人出发、快速成长的团队发展到这阶段,都会面临到一个选择——交权。于是他们挖来了Louis Vuitton Italy的电子商务高管Alessio ,协助THE BLONDE SALAD团队重新规划未来的方向。

这个过程不多赘述,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theblondesalad.com开始由原本强烈的个人归属博客,逐渐转变为一本在线生活杂志。

现在的The Blonde Salad首页

去中心化,我只想说,这步棋走得太他妈牛逼了。

时尚圈强大的可再生性注定了Chiara做不了老干妈陶碧华,等着取而代之的鲜肉大把有,再红也不会是唯一。只有在合适的时刻把业务脱离个人品牌形象,整个TBS公司的上升天花板才会被破除。

2014年,Chiara与她的团队(开玩笑,一个能撕开各种时尚表走到今天这个地位的超级网红怎么可能是单打独斗)

这是一个痛苦的洗粉过程,却被事实证明是良性的。读者逐渐从一批只关心Chiara又做了什么的人,转变为另一批真正关心时尚的人,这无疑增加了The Blonde Salad真正的品牌影响力。因为只有真正关心时尚的粉丝,才会为你讲的故事买单。

截至完稿,其2015年收入据传已达600万欧元(约4227.8万软妹币,数据来自网络),拥有两家公司,两个轻奢价位的个人品牌线(鞋履及配饰),为Burberry、LV等顶级大牌皆拍摄过广告大片,并于今年春天登上了西班牙版vogue的封面。

600万欧元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可能更具有对比性:2015年福布斯发布的最赚钱超模排行榜,你们最熟悉的米兰达可儿排名第六收入550万美元,大表姐下滑至第十四名收入450万美金。一群辛辛苦苦走T台拍广告、比她更美更有身材的超模,收入却还比她少600多万软妹币。

“I would wake up at 6AM, get my makeup and hairstyle done, give an interview, shoot an editorial, go to an event, then go have a dinner with some designer, and get to bed way past midnight. It is an image kind of job.” 这是她的原话,也是一天工作的缩影。要知道这还是她在13年说的,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产品线及机会!六点钟就起来工作,很多人自问做得到么?

大美女Chiara在吸金的道路上犹如开了氮气加速的豪华跑车,一路狂踩油门。人生赢家这个词,当真是配得上的。

- The End -

希望我花了好几天认真阅读加分析完的稿,能对正在阅读的你们有点启发。独立思考,是我对时尚一直所抱持的态度,我并不愿意看到看完后还只是着眼于人家漂亮有钱这样眼界太窄的结论。成功不是三字经,决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运气和美貌是太阳底下最不缺的东西。

如有细节出入,允许我有点小疏忽。

不允许擅自转载,任何转载需付稿酬。

建议阅读Harvard Business Review原文,更多细节更加精彩。

以下为作者私人打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