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注册、刷脸点餐、刷脸取纸、刷脸转账……
不知道你是否察觉,也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国仿佛在一夜之间进入了一个“看脸时代”。
多所高校在9月入学季尝试了刷脸注册,肯德基有餐厅上线了刷脸支付;“京东之家”有门店实现了“人即钱包”;甚至有公厕用上了人脸识别厕纸机,靠脸取纸巾;更别说银行的刷脸转账了。
还有寻亲、登机、追踪罪犯、识别老赖等,各式各样的人脸识别创新应用场景,正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就这样,我们与生俱来的面容,一不小心就被用作门禁卡、银行卡、名片、身份证,不管你同意不同意。
人脸识别进入更多生活场景
9月3日上午,在北师大主楼广场的大屏幕前,北京女孩徐露拉着父母来了一张合照,摄像头拍下照片,与数据库对比后,即完成新生注册,前后不过两秒。同时,合影已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到徐露的手机上,印有姓名、班级、学号、院系以及“2017年9月3日北京师范大学新生报到留念”字样的照片现场被打印出来,新奇流畅的体验让徐露全家大呼“好玩儿”。
在杭州万象城的肯德基KPRO餐厅,市民“看脸吃饭”:在自助点餐机上选好餐,选择“支付宝刷脸付”,进行人脸识别,1-2秒后,再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确认后即可支付,支付过程不到10秒。
南宁、合肥的部分公厕用上了人脸识别厕所机,限制每人9分钟内只能取一次70厘米的厕纸。
当然,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苹果发布会上演示的iPhoneX Face ID解锁,仅需一秒完成——虽然第一次测试时失败了。
暂时体验不到这些新奇好玩应用的人也不用沮丧,打开你的手机支付宝APP,在“安全设置”里开通“刷脸”登录功能选项,以后就可以用手机的前置摄像头随时刷脸登录。
从便捷性来说,人脸识别确实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麻烦。譬如,现在密码一大堆,搞混或者忘记时有发生;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丢失、被盗也是大家担心的事,生物识别技术就解决这些问题;老人视力不好,也容易健忘,使用刷脸认证就方便多了。
人脸识别技术意味着人机交互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脱离设备的束缚,靠人本身就能完成。即便你手机没电了,一样能进行支付。
明年我国人脸识别市场或迎来飞跃
在人脸识别全国遍地开花的背后,是人工智能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人脸识别作为其中一个子类,也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应用推广。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化,人脸识别已逐渐超过指纹识别的利用水平。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所的数据,2009年-2016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由34.22亿美元上升至127.1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50%。其中,人脸识别占比由2009年的11.4%增长到2016年的20.87%,占比持续增高。
我国人脸识别相对于全球发展相对落后,2016年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约为123.74亿元,预测201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迎来飞跃性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